【Java 多线程并发】 理论基础

Metadata

title: 【Java 多线程并发】 理论基础
date: 2022-12-14 14:55
tags:
  - 行动阶段/完成
  - 主题场景/编程
  - 笔记空间/KnowladgeSpace/ProgramSpace
  - 细化主题/Java/多线程并发
categories:
  - Java
keywords:
  - Java/多线程并发
description: 多线程并发 理论基础

多线程的意义

众所周知,CPU、内存、I/O 设备的速度是有极大差异的,为了合理利用 CPU 的高性能,平衡这三者的速度差异,计算机体系结构、操作系统、编译程序都做出了贡献,主要体现为:

  • CPU 增加了缓存,以均衡与内存的速度差异;// 导致 可见性问题
  • 操作系统增加了进程、线程,以分时复用 CPU,进而均衡 CPU 与 I/O 设备的速度差异;// 导致 原子性问题
  • 编译程序优化指令执行次序,使得缓存能够得到更加合理地利用。// 导致 有序性问题

并发出现问题的根源: 并发三要素

可见性: CPU 缓存引起

可见性: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,另外一个线程能够立刻看到。

这就是可见性问题,线程 1 对变量 i 修改了之后,线程 2 没有立即看到线程 1 修改的值。

原子性: 分时复用引起

原子性:即一个操作或者多个操作 要么全部执行并且执行的过程不会被任何因素打断,要么就都不执行。

由于 CPU 分时复用(线程切换)的存在,线程 1 执行了第一条指令后,就切换到线程 2 执行,假如线程 2 执行了这三条指令后,再切换会线程 1 执行后续两条指令,将造成最后写到内存中的 i 值是 2 而不是 3。

有序性: 重排序引起

有序性:即程序执行的顺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。

从 java 源代码到最终实际执行的指令序列,会分别经历下面三种重排序:

上述的 1 属于编译器重排序,2 和 3 属于处理器重排序。这些重排序都可能会导致多线程程序出现内存可见性问题。对于编译器,JMM 的编译器重排序规则会禁止特定类型的编译器重排序(不是所有的编译器重排序都要禁止)。对于处理器重排序,JMM 的处理器重排序规则会要求 java 编译器在生成指令序列时,插入特定类型的内存屏障(memory barriers,intel 称之为 memory fence)指令,通过内存屏障指令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(不是所有的处理器重排序都要禁止)。

JAVA 是怎么解决并发问题的: JMM(Java 内存模型)

理解的第一个维度:核心知识点

JMM 本质上可以理解为,Java 内存模型规范了 JVM 如何提供按需禁用缓存和编译优化的方法。具体来说,这些方法包括:

  • volatile、synchronized 和 final 三个关键字
  • Happens-Before 规则

理解的第二个维度:可见性,有序性,原子性

  • 原子性

在 Java 中,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的读取和赋值操作是原子性操作,即这些操作是不可被中断的,要么执行,要么不执行。

只有简单的读取、赋值(而且必须是将数字赋值给某个变量,变量之间的相互赋值不是原子操作)才是原子操作。

Java 内存模型只保证了基本读取和赋值是原子性操作,如果要实现更大范围操作的原子性,可以通过 synchronized 和 Lock 来实现。由于 synchronized 和 Lock 能够保证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该代码块,那么自然就不存在原子性问题了,从而保证了原子性。

  • 可见性

Java 提供了 volatile 关键字来保证可见性。

当一个共享变量被 volatile 修饰时,它会保证修改的值会立即被更新到主存,当有其他线程需要读取时,它会去内存中读取新值。

而普通的共享变量不能保证可见性,因为普通共享变量被修改之后,什么时候被写入主存是不确定的,当其他线程去读取时,此时内存中可能还是原来的旧值,因此无法保证可见性。

通过 synchronized 和 Lock 也能够保证可见性,synchronized 和 Lock 能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获取锁然后执行同步代码,并且在释放锁之前会将对变量的修改刷新到主存当中。因此可以保证可见性。

  • 有序性

在 Java 里面,可以通过 volatile 关键字来保证一定的 “有序性”(具体原理在下一节讲述)。另外可以通过 synchronized 和 Lock 来保证有序性,很显然,synchronized 和 Lock 保证每个时刻是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代码,相当于是让线程顺序执行同步代码,自然就保证了有序性。当然 JMM 是通过 Happens-Before 规则来保证有序性的。